
清晨,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八一区觉木街,60岁的老党员扎西次仁戴上党徽,步行到离家不远的双工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一家人的孙子想要一本汉语词典,我就答应了。”进门后,扎西次仁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写着愿望的小纸条,对社区工作人员说,齐拉微笑着。 CI LA 记下笔记并查看了“微心愿”注册表。由于觉木街道实行“群众”模式、“社区派发”命令、党员“接令”,扎西次仁已“接令”43次。两年前,扎西次仁从东久林场退休。刚解放不久,社区干部就来看望他,邀请他担任电网党支部联络员。 “你们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区管理“团结需要你们这样的老干部!”这句话,让扎西次仁心中燃起了一团火,他要利用自己剩余的精力。扎西次仁负责的网格有452户,其中大部分是成年人和留守儿童。水管坏了,孩子无人照顾,大人要送医院……凡是发生在人类身上的小事,都是扎西扎西的大事。在西藏, 像扎西特宁这样尚未退休的老党员,成为了本土管理中的一支宝贵力量。近年来,西藏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原住民管理,推动5500多个村级组织活动区域修复升级,实行一站式服务、上门处理,打造了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阵地。同时,我们将推广服务代理服务。 人民。群众需要的事情办理情况至少每半个月由村级组织干部到镇服务中心办理一次,更加方便,群众无忧。西藏还持续推进网格化党组织、党建、政法管理、民事活动、城市管理等“一张网”建设,做到“网多方格、网格多用”。拉萨市聘请男孩、快递员担任“流动格工”,日吉色市正在建设“党群服务V站”,山南市推广“红色特工”……不同地区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法,提升服务、便民群众。扎西次仁吹嘘自己带领一支党员队伍参加社区服务有什么用:43岁的退伍军人格桑次仁主动加入志愿服务小组,担任紧急联系人;大学毕业回国的尼玛卓玛,利用业余时间教孩子们做作业;如今,它已升级为集食堂、托儿所、文体活动等便民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心脏加热站”。看到图书馆角落里下棋的大人、做作业的孩子们,扎西次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用党的建设引领、凝聚力量,既要为人民服务,更要把温暖送到人心。”双工路社区居委会书记耿宗说。
“日日”(第07页,2025年10月9日)
(编辑:牛勇、岳宏斌)
分享这么多人都能看到